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中心简介 专家论坛 标准文献 人参文化
公 告      关于国家参茸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征集委员的通知      公 告      公 告      公 告      通 告      公告      关于国家参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名称变更及启用新公章的公告      关于做好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       今天是:2025年07月03日 星期四
人参文化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人参文化
“黑参”名称由来
发布时间:2025-06-13   浏览次数:17


“黑参”名称由来

 

一、核心命名依据

炮制工艺与成色特征

黑参得名于独特的“九蒸九曝”炮制工艺:鲜参经九次蒸煮和晾晒后,表皮及内部逐渐碳化,最终呈现‌深褐近黑的色泽‌,因而得名。

明代《本草纲目》记载:“(玄参)其茎微似人参,故得参名”,并明确其炮制后“色黑如漆”的特征。

历史别称的演变

玄参‌: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因“玄”字本义为“赤黑色”,与炮制后颜色吻合。

避讳更名‌:清代为避康熙帝“玄烨”名讳,改称“元参”或“黑参”,使“黑参”成为通用名。

现代正名‌:2020版《中国药典》仅收录“玄参”为正式名称,但民间仍延续“黑参”俗称。

 

二、命名混淆与澄清

名称类型

实际指向

易混淆点

炮制人参类黑参

人参经九蒸九晒工艺制成

原料为五加科人参,非玄参科植物

植物学黑参

玄参科植物(如鄂西玄参、黑参马先蒿)的根茎

与炮制人参无关,属同名异物

商品名“黑参”

部分商家将黑色高丽参片称为黑参

实为红参深加工产物,非传统黑参

关键区分‌:需通过原料(人参/玄参)和工艺(是否九蒸九晒)判断本质。

 

三、文化溯源

参文化传承‌:古代“七两为参,八两为宝”的认知中,黑参因工艺复杂被视作人参的升华形态。

典籍记载‌:《名医别录》称玄参为“鹿肠”,《得配本草》直接标注“玄参一名黑参”,反映名称交替过程。

总结‌:“黑参”名称源于炮制后的直观色泽,叠加历史避讳因素形成通用名,但需注意其与植物学“黑参”及商品化用语的本质差异。


版权所有 国家参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吉ICP备12004606号-1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地址:吉林省· 延吉市长白山西路8229号  电话:(0433)2661223  传真:(0433)2661228  技术支持:创业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