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中心简介 专家论坛 标准文献 人参文化
关于国家参茸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征集委员的通知      公 告      公 告      公 告      通 告      公告      关于国家参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名称变更及启用新公章的公告      关于做好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      关于疫情期间野山参检验业务实行预约制度的通知       今天是:2025年04月03日 星期四
人参文化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人参文化
《送金可纪归新罗》解析
发布时间:2025-04-01   浏览次数:4

《送金可纪归新罗》解析

一、诗作背景与主题

创作背景‌:此诗为唐代诗人章孝标赠予新罗(今朝鲜半岛)友人金可纪的七言律诗,属唐代外交赠答诗的代表作之一。诗中“登唐科第语唐音”一句,反映金可纪作为新罗留学生通过唐朝科举入仕的文化融合现象‌。

核心主题‌:通过描绘海上归程的壮阔景象(如“风高一叶飞鱼背,潮净三山出海心”),既表达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也暗含对中朝文化交流的赞颂‌。

二、内容解析与意象

文化身份的双重性

“登唐科第语唐音”突出金可纪精通汉文化的特质,体现唐代科举制度对异国学子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想把文章合夷乐”以“夷乐”指代新罗文化,暗示诗文创作中汉文化与异域文明的交融‌。

自然意象的隐喻

海洋与航行‌:“鲛室夜眠阴火冷,蜃楼朝泊晓霞深”以鲛人传说、海市蜃楼渲染旅途奇幻色彩,隐喻归乡之路的艰险与诗意‌。

人参意象‌:尾句“蟠桃花里醉人参”将人参与神话中的蟠桃并置,既呼应唐代人参作为珍贵贡品的地位,又以“醉”字暗喻文化互动中的精神共鸣‌。

三、文学特色与价值

虚实结合的手法‌:诗中融合现实航海场景(“潮净三山”)与神话想象(“蟠桃花”),形成壮丽而缥缈的意境,展现晚唐诗歌的浪漫主义倾向‌。

跨文化书写的典范‌:此诗与《送朴山人归新罗》《送金少卿副使归新罗》等共同构成唐代“送新罗使”诗群,成为研究东亚文化互动的重要文本‌。

四、相关诗作对比

诗作

作者

核心意象

文化主题

《送金可纪归新罗》

章孝标

蟠桃、人参、蜃楼

文化融合与海上归程

《送朴山人归新罗》

尚颜

浩渺沧海、曙霞

隐士情怀与自然哲思

《送归中丞使新罗》

吉中孚

鱼龙窟、水浪声

外交使命的庄重与奇幻

此诗通过个人送别场景的书写,投射出唐代“万国来朝”的盛世气象,其文化意蕴远超普通赠别诗的范畴‌。

 


版权所有 国家参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吉ICP备12004606号-1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地址:吉林省· 延吉市长白山西路8229号  电话:(0433)2661223  传真:(0433)2661228  技术支持:创业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