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的诗词古韵一、唐宋诗词中的参韵唐代赠答诗 陆龟蒙以人参喻情谊,在《奉和袭美谢友人惠人参》中写道:“名参鬼盖须难见,材似人形不可寻”,以人参的珍稀暗喻友情的可贵。 皮日休《友人以人参见惠因以诗谢之》中“神草延年出道家”一句,将人参与道家养生文化结合,凸显其延寿属性。 宋代咏物诗 苏轼《小圃五咏·人参》是经典之作,以“灵苗此孕毓,肩股或具体”描绘人参形态,并以“糜身辅吾生”道出其“舍身济世”的哲学意蕴。 谢翱《送上党长》中“春雨人参长紫苗”一句,以简练笔触展现人参生长的自然意境。 二、文人笔下的多重意象生命与灵性的象征 人参常被赋予“灵苗”“神草”之称,如苏轼称其“孕毓”天地精华,清代杨宾则赞其“闻说可长生”,呼应人参作为“不死药”的传说。 文化交融的载体 唐代章孝标在《送金可纪归新罗》中写道“蟠桃花里醉人参”,以人参暗喻中朝文化交流;宋代苏颂《图经本草》则从科学角度记录人参“三桠五叶”的形态,融合文学与博物学。 三、文化意蕴的古今流变从实用到哲思 早期诗词多聚焦人参的药用价值,如苏轼“开心定魂魄,忧恚何足洗”强调其安神功效;后世逐渐转向精神寄托,如清代《人参诗》中“珍过服玉方”暗喻人参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自然与人文的共生 贾岛《莲峰歌》以“烟香风软人参蕊”描绘山林意境,展现自然之美;苏轼贬谪岭南时借人参“明目益智”,将自然馈赠与文人逆境心境结合,深化其文化厚度。 四、代表诗作摘录苏轼《小圃五咏·人参》 青桠缀紫萼,圆实堕红米。穷年生意足,黄土手自启。 清代杨宾《咏人参》 碧叶翻风动,红根照眼明。人形品绝贵,闻说可长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