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中心简介 专家论坛 标准文献 人参文化
关于国家参茸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征集委员的通知      公 告      公 告      公 告      通 告      公告      关于国家参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名称变更及启用新公章的公告      关于做好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      关于疫情期间野山参检验业务实行预约制度的通知       今天是:2025年04月03日 星期四
人参文化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人参文化
山神老把头孙良的文化解析与历史溯源
发布时间:2025-03-28   浏览次数:8

山神老把头孙良的文化解析与历史溯源




一、起源传说

身世与入山动机
孙良为明末清初山东莱阳人,因家乡连年旱灾、瘟疫横行,为给母亲治病并寻找谋生出路,独闯关东至长白山挖参‌。途中与同乡张禄结拜为兄弟,开启共同寻参之旅‌。

兄弟失散与殉义
二人在深秋约定分头挖参,孙良发现六品叶野山参后返回约定地点,却未等到张禄。为寻找兄弟,他耗尽体力饿死于蝲蛄河畔,临终前咬指血书绝命诗:

“家住莱阳本姓孙,翻山过海来挖参。
三天吃了个蝲蝲蛄,不找到兄弟不甘心!”‌

神格化过程
其忠义精神感动山民,被尊为“山神老把头”‌,成为长白山采参、伐木、狩猎等山民行业的共同守护神‌。

 

二、文化符号与精神内核

行业规范象征‌:

开创放山行规:包括“喊山”避讳(发现人参呼“棒槌”)、红绳固参防“土遁”等仪式‌;

制定“抬大留小”生态法则,维系山林资源可持续利用‌。

 

道德标杆‌:
孙良传说凝聚了闯关东移民群体“守信重义、不畏艰险”的精神,其形象常出现在民间木版年画与口述文学中‌。

 

三、历史溯源争议

 

族谱佐证
据《孙氏族谱》记载,孙良生于1620年前后,明崇祯年间(1630-1640年)入长白山,族谱修订时因“生死未卜”未记录子嗣‌。

行业节日考证
农历三月十六“老把头节”原为东北农耕社会开工宴,后与孙良祭拜结合。现代考证表明,该节日被赋予采参文化内涵始于20世纪初‌。

 

四、现代传承与影响

非遗保护
“长白山采参习俗”及“老把头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吉林抚松等地每年举办祭山仪式,复原“插草为香、敬酒诵诗”等传统流程‌。

影视化表达
1992年电影《山神》以孙良传说为原型,展现放山人的生存智慧与信仰体系‌。

经济赋能
人参主产区通过“老把头IP”开发文旅项目,如通化县打造“孙良寻参古道”徒步路线,年吸引游客超50万人次‌。

 


版权所有 国家参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吉ICP备12004606号-1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地址:吉林省· 延吉市长白山西路8229号  电话:(0433)2661223  传真:(0433)2661228  技术支持:创业软件